在中国的婚姻法之中,离婚并不意味着配偶们的财产自动平分。相反,在离婚时需要通过公证和法律程序来确立财产权和财产分配,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。因此,即使已经离婚,仍然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适当分配夫妻共同的财产。
对于离婚后分财产的诉讼,需要针对夫妻共同的财产进行划分,包括房产、存款、证券等。要进行划分,需要首先确认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有财产,哪些属于个人财产。一些夫妻可能在婚姻关系中已经确定了财产权利和义务,而一些夫妻却未进行过约定。如果未进行约定,则需要参照《婚姻法》进行划分。
在划分财产权和义务时,法院会采用“协议优先,规定次之”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如果夫妻之间已经在离婚协议中确定了财产分配比例和方式,则法院会按照协议进行财产分配。如果离婚协议中未涉及财产分配,或者离婚协议在分配财产方面存在不合法的约定,则法院会依据《婚姻法》进行财产分配处理。
因此,离婚后还能够起诉分财产。如果夫妻没有进行约定,在法律上是有权利在离婚后要求分配财产的。而且,如果夫妻之间存在争议,需要考虑到财产分配的公平和合理性,以便夫妻双方达成一个公正的财产分配方案。
03
2025-09
03
2025-09
01
2025-09
29
2025-08
28
2025-08
28
2025-08
26
2025-08
26
2025-08
22
2025-08
21
2025-08
21
2025-08
21
2025-08
19
2025-08
15
2025-08
14
2025-08
13
2025-08
12
2025-08
11
2025-08
08
2025-08
07
2025-08
06
2025-08
05
2025-08
04
2025-08
04
2025-08
04
2025-08
30
2025-07
29
2025-07
28
2025-07
25
2025-07
24
2025-07
23
2025-07
22
2025-07
21
2025-07
18
2025-07
17
2025-07
16
2025-07
16
2025-07
14
2025-07
11
2025-07
11
2025-07
09
2025-07
08
2025-07
07
2025-07
04
2025-07
03
2025-07
03
2025-07
01
2025-07
30
2025-06
27
2025-06
27
2025-06